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繪就了新時代宏偉藍圖,吹響了新征程奮進號角。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再壽險”)作為再保險國家隊,將服務國家戰略作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整體部署的重要舉措,立足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積極履行“四個自覺”,充分發揮“三種優勢”,建立“四種新思維”,以實際行動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交出一份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再保”答卷。
一、履行“四個自覺”,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使命在肩,始終保持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政治自覺。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作為再保險國家隊,自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是中再壽險的內在基因和使命所在,在可行的商業模式下,要堅守中國特色再保險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切實發揮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助力穩住經濟社會大盤,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初心不忘,始終保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人民自覺。黨的二十大提出,要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人民健康長壽富足是美好生活的基礎條件,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健康長壽的“安全網”,助力多層次的保障體系建設,商業保險和再保險大有可為。中再壽險要充分發揮商保在民生保障中的“保障補償、健養支付、財富管理”的市場化功能,為人民健康長壽富足提供財務保障、支付便利和整合服務。
勇于擔當,始終保持發揮行業頭雁效應的行業自覺。保險具有經濟補償、資金融通、社會管理功能,再保險作為“保險的保險”,可有效分散風險、擴大承保能力、穩定經營成果。2021年,中再壽險位列人身再保險保費收入全球第五、境內第一,具有較強的專業影響力和市場影響輻射力。作為再保行業主力軍,公司要充分發揮平臺化、專業性、國際化特色,立足行業發展難題,在關系行業服務國家大局的關鍵領域發揮好頭雁效應,在不確定性外部環境下,助力實現行業供給側改革。
主動作為,始終保持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企業自覺。打鐵還需自身硬。在國家戰略的總體指導下,公司要結合行業特點和自身優勢,遵循國家發展指引進一步思考公司層面的發展規劃,圍繞新時期建設一流國際再保險公司的戰略目標,面向未來中國老齡化趨勢下的健養保障、支付、服務和社會治理需求,加快核心競爭力建設,推動行業數據引擎、產品創新、服務優化、效率提升等供給側系統性改革,以國際一流再保險服務和市場化現代化再保險體系,助力現代化保險強國建設,實現世界最大規模人口的共同富裕和健康長壽。
二、發揮“三種優勢”,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企業特色
(一)發揮國家隊優勢,打造中國化頭雁特色
聚焦民生痛點靶向發力,服務多層次社保體系建設。中再壽險作為再保險國家隊,在政策承接、數據融通、資源整合、市場傳導等方面具有優勢。再保險聚焦社保起付線以下、封頂線以上部分精準補位,助力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增強其韌性和彈性。公司積極助推商業健康險發展,聚焦中端醫療、重疾險、防癌險等險種,以產品創新和服務資源整合為牽引,支持“好醫保”“藥神保”等主流產品落地,為老百姓提供多一重保障。2022年,健康險業務市場份額在境內人身險市場整體占比超40%,覆蓋人群超過1億人次;作為境內首席再保人,積極參與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發展,提供包括產品開發、數據精算、風險承保、系統運營等全方位的支持,“一城一策”推動創新型的普惠型保險解決方案落地,累計為116個城市提供保障方案,惠及人群累計覆蓋1.2億人次。
聚焦行業發展難點精準爆破,構筑高質量發展基石。中再壽險利用自身數據及技術優勢,牽頭參與了行業第三套生命表編制、《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2020年修訂版)》《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意外傷殘評定標準制定、再保險合同團體標準制定等多個行業項目,協助完善行業標準規范,奠定產品創新、風險定價的基礎;參與稅優健康險方案建設、壽險長護險責任轉換方案等行業重點課題研究,為行業轉型發展積極獻言建策,助力實現行業供給側改革。
聚焦市場運行堵點定向疏通,構建優質高效的整體格局。針對社保、商保銜接不暢,惠民保理賠服務效率低等問題,中再壽險探索搭建惠民保一站式智賠平臺,打通社保、商保、醫院支付平臺,極大縮短理賠時效、簡化理賠流程,優化老百姓理賠體驗;針對傳統核保方案效率低下、安全性不高等問題,創新智能財務核保解決方案,推動壽險財務核保由傳統的專家經驗向數字化風控演進,提升運營效率;針對傳統直保-再保業務運營模式粗放的問題,探索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搭建去中心化的公司間交易平臺,打造了安全、規范、高效的業務運作模式。
(二)發揮再保險優勢,形成服務國家戰略的專業特色
當好經濟“減震器”,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再保險位于保險業鏈條后端,可通過R2B2C的傳導路徑,將自身服務國家戰略的理念傳導向直保公司,進而觸達公眾,產生放大效應。2022年,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住經濟大盤的相關工作要求,中再壽險充分發揮再保險引導作用,創新工作機制,于行業內率先打造“綠通清單”,聚焦新市民、物流人員、公共交通、醫護人員、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關鍵領域和人群,在產品創意、形態設計、核保規則制定、銷售宣導培訓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定向支持直保公司相關人身險產品落地及推向市場。“綠通清單”實行僅3個月,即支持直保公司20余款產品落地,為穩住經濟大盤關鍵領域的關鍵人群提供了有效保障。
做好社會“穩定器”,落實“六穩六保”。中再壽險為境內外100多家直保公司提供保障型、儲蓄型以及資本解決方案,貢獻了境內再保險行業超50%的承保能力。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在市場新冠肺炎疫情再保承保能力稀缺的情況下,公司率先為多家大型國企公司提供了再保承保支持,先后更新6版定價基礎,累計為30多家直保公司設計、開發、改造了300多個產品,支持直保公司為社會提供的保險保障覆蓋超過9800萬人、6.8萬億元風險保額。
建好境內外“連通器”,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再保險具有國際化經營的特色,可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風險分散,帶動風險管理技術、經驗的內引外培,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公司促進成熟經驗“走出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一帶一路”沿線的1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再保險解決方案,輸出境內特藥險等創新經驗;創新“國人國醫”項目,為我國援外醫療隊提供境外醫療險、意外險、定期壽險和境外緊急救援服務,覆蓋近40%的援外醫療隊員。公司也促進優秀經驗“引進來”,充分吸收海外風險管理及產品創新經驗,反哺國內市場,賦能境內市場發展。
(三)發揮創新支付優勢,形成服務國家戰略的市場化特色
攻堅“看病難、看病貴”,增進民生福祉。針對創新藥品、器械、療法費用高昂的問題,中再壽險積極試水產業融合,依據再保險平臺化特性,整合醫療服務資源、創新支付模式,探索商保“帶量采購”,通過“產品+”模式,縮減醫療資源流通成本,讓利于民,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難題。公司累計創新市場首款保障乳腺癌乳房假體產品、首款保障心腦血管植入器械產品等幾十款融合創新產品,幫助老百姓以極低的價格,就可以獲得創新藥械、療法的使用權限,讓大家看得起病、用上好藥。
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為探索保險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中再壽險創新“三高共管”項目,提供“慢病管理+健康保險”解決方案,并推動方案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落地。項目引入了高血壓慢病管理,從“事后賠付”轉向“事前管理”,防止患者慢病并發癥發生;結合“互聯網醫院”模式,使偏遠地區的老百姓可以獲得三甲醫院醫生的在線指導,推動高端醫療資源在欠發達地區“下沉”,實現優質資源的“再分配”。至項目試點期結束,當地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提升至70%、血壓達標率近50%,超全國高血壓患者平均達標率45個百分點,有效防止因病致困致貧,打造保險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實現“病有好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滿足人民期待。老年人、帶病體等弱勢群體通常面臨較大風險敞口,但由于缺乏經驗發生率數據支撐,相關產品供給十分有限。中再壽險迎難而上,充分利用多年業務經驗,總結老年人、帶病體等人群發生率經驗基礎,聚焦老年險、慢病險、長護險等民生保障類險種,積極開展創新,2022年,創新推動面向銀發人群、失能人群、肺結節人群的近20款產品落地,有效填補了市場空白,為弱勢群體提供有溫度的保障。
三、建立四種新思維,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
(一)圍繞經濟現代化建設需要,服務發展大局
再保險作為金融保險的重要板塊,是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重要內容,應從資產端和負債端分別發力,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再保險應圍繞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等重點產業,圍繞鄉村振興中的糧食安全、種業振興、脫貧成果鞏固等重點項目,圍繞東北振興、西部大開發、東部現代化、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重點區域戰略,圍繞貿易強國、“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等國際國內雙循環戰略,一方面發揮再保險資金特點,在保險資金運用的規則指引下主動提升相關領域的戰略性資產配置,特別是與人身險發展密切相關的領域,比如生物技術、高端醫療裝備、衛生影像技術等;另一方面加大戰略產業、關鍵區域、“一帶一路”等相關人群的風險保障,為關鍵人才和特定領域的創新發展解除后顧之憂,為構建增長引擎提供助力。
(二)圍繞共同富裕現代化建設需要,落實民生保障
我國脫貧攻堅戰已取得了全面勝利,在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之際,仍然面臨資源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以關乎民生保障的醫療資源為例,2021年全國共有2789家三級醫院,其中42.7%的三級醫院都在東部地區,而中部、西部地區各自只有不到三成比重。面對醫養資源分散化、地域化,再保險可發揮平臺化作用,在高質醫療資源打通、創新藥品和療法支付、高額醫療共濟、慢病管理、養老服務方面提供創新解決方案。針對創新藥品和療法可及性差、費用高昂問題,再保險可以通過創新支付實現廣覆蓋,讓昂貴藥品和療法成為適應癥人群的可選項;針對慢病管理藥品依從性差、管理成本高問題,再保險可集合“三高共管”“健康干預”“數字療法”等,改善慢病人群的生活質量;針對養老服務需求和供給結構不對稱問題,再保險可通過服務支付融合,提供居家養老設施改造、機構養老綠通、健養管家服務等。
(三)圍繞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需要,強化風險管理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的社會治理機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社會保障和商業保險結合的多層次保障體系是現代化社會治理機制的有效構成。面對經濟增速放緩和人口結構劇變,社會保障體系薄弱環節逐步顯現,迫切需要商業化補充解決方案。截至202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67億,預計“十四五”期末,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20%,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迫在眉睫;社會保障多軌制并行的情形下,仍有超過5億的城鄉居民面臨保障不足的問題;城鎮化過程當中,仍有約3億的新市民面臨風險保障轉移接續等問題。在此情形下,再保險可結合國際成熟市場經驗和產品方案,針對老年人、城鎮職工、新市民、鄉村人口推出社保銜接、商業可持續的保險保障服務,同時通過再保險的風險聚集、風險管理和轉移,實現人口生命風險在社會面及國際市場的分散,更好地踐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理念,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四)圍繞保險產業現代化建設需要,堅持高質量發展
再保險要把擴大和釋放再保險需求同深化改革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在世界最大人口基數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層數量基礎上,保持戰略發展定力,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養老保障需求和財富管理需求,通過“數據+”“產品+”“產品+服務”、業務投資雙平臺、便捷資本管理等,依靠自主創新和廣泛聯合更多生產服務要素,為行業發展提供新動能,從而增強國內再保險內循環的增長動力和可靠性,切實在國內健康養老保障需求和財富管理需求釋放中把握機遇、獲得發展;另一方面,發揮再保險國際化特性,增強在人身險“銷、運、管、服”全流程、生命風險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價值創造能力,通過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建設現代化再保險核心價值體系,圍繞再保險核心價值建設服務保險產業的價值鏈和供給鏈,提高人才、資本、數據等要素產能,實現再保險產業的質效提升以及覆蓋人群、風險保額和資產規模的合理增長。
新藍圖已經繪就,新征程催人奮進,未來,中再壽險將深學細悟篤行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再保險實干底色,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專業賦能行業發展、護航人民美好生活,為乘風破浪、行穩致遠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巍巍巨輪貢獻中再智慧和力量。